安吉,安且吉兮之意,位于浙江省西北部?!捌呱揭凰痔铩?,層巒疊嶂、翠竹綿延,被譽為氣凈、水凈、土凈的“三凈之地”,竹業、茶業和椅業構成安吉的三大特色產業, 2008年在全國首先提出建設美麗鄉村,是浙江省首批旅游經濟綜合改革試點示范縣、長三角首選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,被評為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縣。
這樣一個環境優美、經濟富庶、鄉村旅游蓬勃發展、全國美麗鄉村典范之地,曾是浙江省25個貧困縣之一,環境嚴重污染地區。本期微信將與大家分享美麗鄉村建設全國典范——安吉,以供大家借鑒參考。
1、“安吉模式”概述
“安吉模式”以打造“中國美麗鄉村”為抓手,以建設生態文明為前提,依托優勢農業產業,大力發展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和以休閑農業、鄉村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,提高農民素質,改善農村環境和村容村貌,走上了一條一、二、三產業結合、城鄉統籌聯動、人民富足幸福的小康之路,實現了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、城鄉和諧發展。
2、“安吉模式”的發展歷程
1歷史陣痛——安吉模式艱辛起步
上世紀80年代,安吉交通條件落后,工業基礎薄弱,被列為全省25個貧困縣之一??h委縣政府不甘落后,學浙南,學蘇南,走“工業強縣”之路,引進和發展了一些資源消耗型和環境污染型產業,如造紙、化工、建材等,環境遭到了嚴重污染。為了治理環境,安吉關閉了嚴重污染企業,從而又一次拉大了與周邊縣區經濟發展的距離。
2深入探索——“安吉模式”初顯雛形
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,黨的十七大又首次強調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。安吉縣委縣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和高度上,清楚地意識到:先污染、后治理,先強縣、再富民的路子,對安吉是死路一條。經過長期認真調研和思考,決心把改善生態環境放在首位,利用優勢農業資源、深挖“三片葉子,一把椅子”的傳統產業優勢,大力發展竹子、茶葉、蠶桑生產和加工,鼓勵發展無污染的轉椅生產,形成主導產業。
針對農民普遍缺乏保護生態意識的狀況,縣委縣政府將每年的3月35日定位全縣生態日,干部群眾在這一天義務到山上、田間撿拾垃圾,撿出一個村容整潔的新鄉村。2006年安吉被命名為首個“國家生態縣”。
3思路轉變——“安吉模式”豐富完善
面對經濟發展的困境,安吉縣委縣政府意識到,安吉最大的優勢是良好的生態環境,只有順勢而為,變環境優勢為經濟優勢,安吉的經濟發展才有出路?;谶@種理念,他們大力挖掘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潛力,首先提出“世界竹子看中國,中國竹鄉在安吉”的響亮口號,從毛竹種植、生產、加工當仁不讓地做起了竹產業的老大。其次,他們集中精力打造中國名牌農產品——“安吉白茶”。
隨著蠶桑、煙葉、竹筍等其他優勢農產品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增收致富,他們耐心地尋找跨越式發展之路,立足生態優勢,大力創建竹子、椅業、電力、書畫之鄉;發展毛竹種植和開發利用,如竹地板、竹纖維、竹炭、竹葉黃銅等系列產品;大力發展椅業生產,產品遠銷歐美等發達國家;建設水電站,破解“電荒”的瓶頸;傳承一代宗師吳昌碩先生的遺風,創建書畫之鄉。第一產業、第二產業的發展,讓安吉人得到了第一桶金,大批城市游客的到來又使安吉的第三產業迅猛發展。
4與時俱進——“安吉模式”深化升級
在中國進入大眾旅游時代,國家旅游局號召開展全域旅游的情況下,安吉 “十三五”工作計劃簡潔明了:通過五年努力,把安吉建設成為一個環境更優美、經濟更富強、社會更和諧、百姓更幸福的內外兼具的美麗鄉村,打造名副其實的全國美麗鄉村樣板。那么,安吉將如何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,怎樣深化美麗鄉村升級版的內涵?
第一,村莊建設強化精品示范引領。安吉著重要做的就是突出村莊特色品位和加快建設成果轉化,以精品示范村為引領,以精品示范帶建設為骨架,充分體現出安吉美麗鄉村的多元性、差異性和均衡性特點,全面展示出安吉美麗鄉村的新形象、新風貌。
第二,長效管理,引入社會監督力量。安吉將與相關社會團體、新聞媒體單位協商,邀請他們與美麗鄉村長效管理辦公室成員一起,對全縣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拉網式細察,共同監督、發現、消除長效管理的漏洞和死角。
第三,深化主體,全力培養品質農民。美麗鄉村的靈魂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,要推進鄉村的精神文明建設,就要更好地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習慣,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更加文明,更加優雅?!笆濉逼陂g,安吉將充分利用好農村文化禮堂和鄉村舞臺,積極開展農村宣講活動,持續推動美麗鄉村從“物”向“人”的轉變。
3、“安吉模式”的經驗與啟示
1縣委縣政府的科學引領
一是從實際出發,定位生態立縣、農業富民、開放興縣的發展思路、發展方式,不盲從縣域經濟發展的老套路;二是不盲目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,注重建設品牌農業、品味農村、品質農民,注重發展的持久永續,注重五位一體協調統一;三是多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已經確定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,換屆換人不換路。
安吉縣委縣政府是自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典范,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先行者。安吉的這一經驗告訴我們,只要自覺地認真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就一定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。
2突出生態建設、推動綠色發展
安吉最大的優勢是生態環境,最穩定、最有特色的產業是農業,以農為根、綠色發展是安吉模式的重要經驗。一是以現代農業發展引領縣域經濟發展。以現代農業為支撐,通過綠色發展,衍生出一條條綠色產業鏈,交織成縣域經濟發展的綠色網絡,保持經濟社會發展持久永續的活力。二是以美麗鄉村建設提升人居環境質量。建設“美麗鄉村”,順應了農民對生態家園、人居環境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,立足當前、著眼未來,保持可持續發展并惠及子孫后代,讓新型農民生活得更體面、更有尊嚴。
3堅守農業產業、堅持內生發展
依托特色農業,延伸產業鏈條,實現興縣富民,是安吉模式的又一重要經驗。一是以聯動發展推進綠色工業化。安吉以農業為基礎,聯動發展農產品加工業;同時嚴格篩選科技含量高、污染排放少的工業項目予以發展,推動了綠色工業化。二是以功能拓展引領引領農村服務業。積極拓展農業功能,重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,引領農村服務業發展,實現鄉村旅游規模和效益的倍增。
4經營生態資源、追求生態效益
樹立經營生態的價值觀,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結合,通過經營生態資源,把生態資源轉化成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,也是安吉模式的重要經驗。一是有效保護生態環境,為經營生態奠定基礎。二是出臺系列引導政策,鼓勵農民經營生態資源,在經營生態資源中創業興業。
5注重協調發展、推動全面進步
安吉注重在新農村建設中全面推進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和生態建設以及黨的建設,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協調發展。構建了現代農業與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縣域經濟格局;實施村務公開,落實基層民主,充分實現保障農民基本權利;形成了涵蓋文化資源、文化事業、文化產業的農村文化體系;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農村民生事業發展水平;構建了生態環境良好、生態文化繁榮、生態產業發達、生態經濟高效的生態文明格局;在黨組織的領導下,干部群眾同心同德、干事創業,成為安吉農村的主旋律。
6迎合新局勢、積極創新體制
針對國家旅游局提出的全域旅游,安吉努力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。根據“五化同步”的總體要求,在提質上苦下功夫力促轉型:全域化布局、一體化推進、標準化管理、生態化發展、國際化引領。
安吉在浙江率先成立旅游委,政府職能實現從行業管理轉向更深層面的產業推進。為了整合資源提高效率,部門鎮書記、林業局等部分局長都兼任副主任;為了和市場結合,又成立旅游發展總公司,政企分開,以便能讓“政府的歸政府,市場的歸市場”。